环卫科技网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弱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应建尽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
那么,要“应建尽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地区究竟有多少?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今天,环卫科技网就来梳理一下。
1、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2018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约5.99亿人,占全国的42.9%。其中,下游地区约2.25亿人,占长江经济带的37.6%;中游地区约1.75亿人,占29.2%;上游地区约1.99亿人,占33.2%。
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约40.3万亿元,占全国的44.1%。其中,下游地区约21.15万亿元,占长江经济带的52%;中游地区约9.78万亿元,占24.3%;上游地区约9.37万亿元,占23.3%。
长江经济带堪称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黄河流域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流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其中青海省的黄河流域面积最大,达15.3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9.1%:山东省最少,仅1.3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1.6%。宁夏回族自治区有75.2%的面积在黄河流域内;陕西、山西两省分别有67.7%和64.9%的面积在黄河流域内。
据1995年行政区划的统计,黄河流域共涉及69个地区(州、盟、市)、329个县(旗、市),其中全部位于黄河流域内的县(旗、市)共有236个。
(图片来源见右下角水印)
另外,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6省区的省会或自治区首府均在黄河流域内。河南、山东两省省会虽然不在流域内,但都位于黄河之滨,与黄河的关系十分密切。
2019年黄河流域人口总量为3.2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23.31%。2018年黄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为19.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为21.55%,上、中、下游地区占流域GDP的比重分别为14.54%、21.27%和64.19%。若统计沿黄9省区全域,则地区生产总值24.74万亿,约占全国的25%。常住人口4.42亿,约占全国的31.58%。
3、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要在以下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1)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2)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确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包括:河北省邯郸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铜陵市、江西省宜春市、山东省泰安市、湖北省宜昌市、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德阳市、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陕西省咸阳市。
因此,“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共计46个,它们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拉萨、日喀则、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4、“无废城市”建设地区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包括北京等4大直辖市在内的31个省级行政区,共计百余个市(区)纳入名单,同时要求雄安新区、兰州新区、光泽县、兰考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大理市、神木市、博乐市等8个特殊地区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一并推进。
综上所述,通知提出要“应建尽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地区,仅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就已覆盖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近7成的总人口,GDP总量占全国的7成左右,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地区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进一步的“补遗”。
而“其他地区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则要留意位于长江经济带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四省同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国土资源紧张,无疑也具备“应建尽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基本条件。
数量有限!实体书 | 2022年全国环卫行业优惠案例汇编
2023-01-03
祝全体环卫人春节快乐!感谢你们一年的付出!
1天前
除夕我在岗 守“沪”不打烊——上海2.4万环卫职工全力保障市容环境
1小时前